一、专业简介
俄语专业开设于2013年。专业依托优秀的师资队伍,在教学和科研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,目前已出版多部专著和译著,完成了多项省级教科研课题。本专业教学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,拥有多个实践教学实习基地和先进的教学设施,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和实践机会。我校与俄罗斯多所高校建立了合作关系,每年都能为俄语专业学生提供出国交流与实习的机会,帮助学生拓宽国际视野,增强国际竞争力。俄语专业毕业生在政府外事部门、涉外企事业单位、教育文化机构等领域拥有广泛的就业机会,从事翻译、外贸、教育、文化交流等多种职业。俄语专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注重夯实专业基础教学,积极拓展专业发展新路,探索建立以“俄语+”为特色的专业教育平台,为地方建设培养合格的应用型外语人才。
二、培养目标
本专业适应国家改革发展要求,植根德州,面向山东,融入京津冀对外服务一体化战略,旨在培养德、智、体、美、劳全面发展,具有中国情怀、国际视野以及较高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文素养,具备扎实的俄语语言基本功和系统的俄语专业知识,具有较强的俄语语言综合运用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、思辨与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,能在外贸、外事、科技、文化、旅游、教育等领域从事翻译、教学、文化传播等工作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。
本专业学生在毕业后5年左右应达到如下目标:
目标1:综合素养与道德品质
1. 具有良好的综合素养,具备高度的职业认同感和社会责任感,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。
2. 拥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,具备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法制观念,能够为社会做出贡献。
3. 拥有健康的体魄和健全的心理素质,能够在工作和生活中保持积极向上的态度。
目标2:扎实的专业知识
1. 掌握扎实的俄语语言基础,包括俄语语言学、文学基本知识,以及俄语国家国情。
2. 熟悉翻译理论基本知识,并掌握基本的俄汉商务、贸易函电等知识,为实际工作提供有力支持。
3. 具备丰富的汉语语言文化知识和人文科学基础,
4. 了解基本的AI智能应用知识,以便拓宽专业领域。
目标3:实际工作能力
1. 能够熟练运用俄语进行跨文化交流,包括一定的语言运用能力、文学赏析能力、跨文化交际能力等。
2. 展现思辨与创新能力,以及科学研究能力,具备为专业领域的发展贡献新思想和新方法的能力。
3. 具备自主学习能力,能够持续更新知识,提升个人职业竞争力。
4. 掌握基本的俄语教学知识与技能,具备教育教学实践能力,以及第二外语应用能力。
5. 能够利用大语言模型处理工作,提高工作效率。
目标4:职业规划与领域应用
1. 能够运用专业知识分析并解决问题,在外贸、外事、科技、文化、旅游、教育等领域从事翻译、教学、管理等工作。
2. 具备长远的职业规划和人生目标,能够根据自身兴趣和专业特长,选择适合的职业发展方向。
目标5:国际视野与团队协作
1. 热爱俄语专业,具有国际视野和人文素养,关注国际动态,能够为传播中国文化,进行国际交流与合作做出贡献。
2. 具备团队协作精神,能够在团队中发挥积极作用,共同完成任务。
3. 具备敬业精神,对工作认真负责,能够为本专业领域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。
三、毕业要求
(一)专业毕业要求
1. 综合素养
1.1 热爱本专业,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、人文科学和专业素养。
1.2 具备健康的体格,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和军事训练合格标准。
2. 道德品质
2.1 思想政治觉悟高,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,诚信友善、爱国敬业。
2.2 具备良好的自我认知、情绪管控素质,具备健全的人格。
3. 俄罗斯语言知识
3.1 熟练掌握俄语语音、词汇、语法、语篇、修辞等语言学知识;
3.2 熟识常见俄语习语及具有特定语言文化背景的语言现象;
3.3 对语言学研究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有一定了解。
4. 俄罗斯文学知识
4.1 熟识俄罗斯经典作家及其代表作品,掌握俄罗斯文学史常识(包括主要文学流派、基本观点和当代评价);
4.2 对文学批评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有一定了解。
5. 跨文化知识
5.1 熟识俄罗斯历史、地理、政治、经济、风俗和社会习惯;
5.2 熟识中国语言文化知识,认识中俄文化的基本特点,了解中俄文化的基本特点和异同;
5.3 掌握基本的跨文化研究的理论和分析方法。
6. 其他相关知识
6.1 第二外语知识:掌握除俄语第二外语的知识,并能运用语言知识阅读文献。
6.2 俄语教学知识:了解俄语教学所需要的教材、教辅资料及教学所具备的基本业务知识;会写教案,学案、写听课笔记,做课评,教学计划等。
6.3 熟悉基本的AI智能应用和大语言模型使用的知识。
7. 专业能力
7.1 语言运用能力:具备俄语组织能力(语音语调、词汇拼读、组词造句、谋篇);俄语表达能力(听、说、读、写、口笔译技能、语用、修辞);运用语言学理论对语言现象进行分析和解释的能力;
7.2 文学赏析能力:能凭借俄苏文学常识就文学作品的创作背景、创作动机、创作风格、语言艺术进行赏析和批判性评价;
7.3 跨文化交际能力:正确对待多元文化现象,诠释文化差异;能对不同文化现象、文本和制品进行阐释和评价;能有效的进行跨文化沟通,并帮助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有效沟通。
8. 相关能力
8.1 思辨与创新能力:尊重事实,理性思维,公正评价,敏于探究;勤学好问,能对证据、概念、方法、标准背景等要素进行解释、分析、判断、推理的能力;具有创新意识,能够综合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提出见解、探索方法、解决问题;
8.2 自主学习能力:具备学科自学、自我规划、自我决策、自我调节、自我评价等自主学习能力。
8.3 科学研究能力:掌握工具书使用、文献检索、资料查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得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,具有初步科学研究能力,能独立完成学期论文和毕业论文写作;
8.4 社会实践能力:能拓展所学知识获取新知识、新技能;能运用所学理论、知识、技能解决实际问题;养成良好的人际沟通和交往能力、团队协作精神。
8.5 利用AI和大语言模型处理日常工作的能力。
9. 专业规划与团队协作
9.1 具有专业学习意愿,了解俄语专业发展历史、现状和趋势,了解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、培养要求和课程设置,能够根据自身情况进行职业生涯规划。
9.2 具有专业发展意识、终身学习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能力,能及时追踪了解所从事行业的发展动态和前景;
9.3 具备敬业精神,对工作认真负责,有较强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合作能力。
10. 国际视野
10.1了解俄罗斯及相邻俄语国家的概况、中俄交往的历史及现状。
10.2 正确对待文化差异带来的不同,外事活动中能求同存异,有端正的行事风格,能进行顺畅交流与沟通。
10.3 具有较宽广的国际视野,能够从宏观上把握国际发展形势,尤其是中俄及周边国家关系发展形势,具有敏锐的国际眼光和正确的国际视角。
表1 毕业要求指标点对应关系表
本专业毕业要求 |
具体指标点 |
1. 综合素养 |
1.1热爱本专业,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、人文科学和专业素养。 |
1.2具备健康的体格,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和军事训练合格标准。 |
2. 道德品质 |
2.1思想政治觉悟高,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,诚信友善、爱国敬业。 |
2.2具备良好的自我认知、情绪管控素质,具备健全的人格。 |
3. 俄罗斯语言知识 |
3.1熟练掌握俄语语音、词汇、语法、语篇、修辞等语言学知识; |
3.2熟识常见俄语习语及具有特定语言文化背景的语言现象; |
3.3对语言学研究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有一定了解。 |
4. 俄罗斯文学知识 |
4.1熟识俄罗斯经典作家及其代表作品,掌握俄罗斯文学史常识(包括主要文学流派、基本观点和当代评价); |
4.2对文学批评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有一定了解。 |
5. 跨文化知识 |
5.1熟识俄罗斯历史、地理、政治、经济、风俗和社会习惯; |
5.2 熟识中国语言文化知识,认识中俄文化的基本特点,了解中俄文化的基本特点和异同; |
5.3 掌握基本的跨文化研究的理论和分析方法。 |
6. 其他相关知识 |
6.1第二外语知识:掌握除俄语第二外语的知识,并能运用语言知识阅读文献。 |
6.2俄语教学知识:了解俄语教学所需要的教材、教辅资料及教学所具备的基本业务知识;会写教案,学案、写听课笔记,做课评,教学计划等。 |
6.3熟悉基本的AI智能应用和大语言模型使用的知识。 |
7. 专业能力 |
7.1语言运用能力:具备俄语组织能力(语音语调、词汇拼读、组词造句、谋篇);俄语表达能力(听、说、读、写、口笔译技能、语用、修辞);运用语言学理论对语言现象进行分析和解释的能力; |
7.2文学赏析能力:能凭借俄苏文学常识就文学作品的创作背景、创作动机、创作风格、语言艺术进行赏析和批判性评价; |
7.3跨文化交际能力:正确对待多元文化现象,诠释文化差异;能对不同文化现象、文本和制品进行阐释和评价;能有效的进行跨文化沟通,并帮助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有效沟通。 |
8. 相关能力 |
8.1思辨与创新能力:尊重事实,理性思维,公正评价,敏于探究;勤学好问,能对证据、概念、方法、标准背景等要素进行解释、分析、判断、推理的能力;具有创新意识,能够综合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提出见解、探索方法、解决问题; |
8.2自主学习能力:具备学科自学、自我规划、自我决策、自我调节、自我评价等自主学习能力。 |
8.3科学研究能力:掌握工具书使用、文献检索、资料查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得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,具有初步科学研究能力,能独立完成学期论文和毕业论文写作; |
8.4社会实践能力:能拓展所学知识获取新知识、新技能;能运用所学理论、知识、技能解决实际问题;养成良好的人际沟通和交往能力、团队协作精神。 |
8.5利用AI和大语言模型处理日常工作的能力。 |
9. 专业规划与团队协作 |
9.1具有专业学习意愿,了解俄语专业发展历史、现状和趋势,了解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、培养要求和课程设置,能够根据自身情况进行职业生涯规划。 |
9.2 具有专业发展意识、终身学习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能力,能及时追踪了解所从事行业的发展动态和前景; |
9.3具备敬业精神,对工作认真负责,有较强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合作能力。 |
10. 国际视野 |
10.1了解俄罗斯及相邻俄语国家的概况、中俄交往的历史及现状。 |
10.2正确对待文化差异带来的不同,外事活动中能求同存异,有端正的行事风格,能进行顺畅交流与沟通。 |
10.3具有较宽广的国际视野,能够从宏观上把握国际发展形势,尤其是中俄及周边国家关系发展形势,具有敏锐的国际眼光和正确的国际视角。 |
四、课程设置
参考《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(2020年)》、《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(2018年)》、《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南(2020年)》确定。
课程设置能支持毕业要求的达成,课程体系设计有企业或行业专家参与。
(一)主干学科
外国语言文学
(二)核心课程
基础俄语、高级俄语、俄语语法、俄语阅读、俄语视听说、俄汉翻译理论与实践、基础俄语写作、俄语语言学概论、俄罗斯文学史、俄罗斯概况、俄语报刊选读、俄语学术写作、俄罗斯社会与文化,中国文化概观等。
(三)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
专业实践、毕业实习、毕业论文(设计)、劳动教育等。
(四)各环节学时学分比例
1. 通识教育课程
(1)通识必修课程:32分
表2 公共必修课指导性教学计划进程
类别 |
课程 编号 |
课程名称 |
总学分 |
各学期周学分分配 |
考核 方式 |
第一学年 |
第二学年 |
第三学年 |
第四学年 |
1 |
2 |
3 |
4 |
5 |
6 |
7 |
8 |
通识必修课程 |
my-0024 |
思想道德与法治 Ideological and Nomocracy |
3 |
3 |
|
|
|
|
|
|
|
考试 |
my-0025 |
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Compendium of Modern Chinese History |
3 |
|
3 |
|
|
|
|
|
|
考试 |
my-0026 |
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Basic Principles of Marxism |
3 |
|
|
3 |
|
|
|
|
|
考试 |
my-0027 |
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Mao Zedong Thought and Introduction to the Theoretical System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|
3 |
|
|
3 |
|
|
|
|
|
考试 |
my-0028 |
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 Introduction to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n the Xi Jinping New Eras |
3 |
|
|
|
3 |
|
|
|
|
考试 |
my-0029 my-0030 my-0031 my-0032 my-0033 my-0034 my-0035 my-0036 |
形势与政策 Situation and Policies |
2 |
0.25 |
0.25 |
0.25 |
0.25 |
0.25 |
0.25 |
0.25 |
0.25 |
考查 |
gt-0001 gt-0002 gt-0003 gt-0004 |
公共体育 Physical Education |
4 |
1 |
1 |
1 |
1 |
|
|
|
|
考查 |
jwc-0001 |
劳动教育 Labor Education |
1 |
|
|
1 |
|
|
|
|
|
考查 |
xsc-0001 |
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The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for College Students |
2 |
2 |
|
|
|
|
|
|
|
考查 |
xsc-0002 |
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Career planning for college students |
1 |
1 |
|
|
|
|
|
|
|
考查 |
xsc-0003 |
大学生就业指导 Career guidance for college students |
1 |
|
|
|
|
|
1 |
|
|
考查 |
fx-0001 |
国家安全教育 National Security Education |
1 |
|
1 |
|
|
|
|
|
|
考查 |
jsj-0013 |
智能AI Intelligent AI |
1 |
|
1 |
|
|
|
|
|
|
考查 |
xsc-0004 |
军事理论与训练 Military Theory and Training |
4 |
4 |
|
|
|
|
|
|
|
考查 |
合计 |
32 |
11.25 |
6.25 |
8.25 |
4.25 |
0.25 |
1.25 |
0.25 |
0.25 |
|
(2)通识选修课程
通识选修课程分为“四史”类(1学分)、人文素质类(2学分)、科学素养类(2学分)、美育类(2学分)、创新创业类(1学分)、国际视野类(2学分)、“大学语文”(1学分)、“大学生创业教育”(2学分)、“智能AI”(1学分)九个模块。其中,“四史类”“美育类”“大学语文”“大学生创业教育”“智能AI”为限选。本专业学生须选修一门科学素养类课程。本科学生在校期间须修满10学分。
2. 学时与学分
俄语本科专业修读总学分为160学分,其中,理论教学课每16学时计1学分;课内实践(含实验、上机等)每 16 学时或32学时计 1 学分,单独设课的实验、实训、上机课按 32 学时计 1 学分。专业实习、毕业实习、社会调查等集中进行的实践教学环节,每周计1学分;毕业论文8学分。
俄语本科专业课程体系与毕业要求指标点对应关系矩阵见表4。
五、修读要求
(一)修读年限与授予学位
俄语专业本科基本修业年限为四年,弹性修业年限为三至八年。毕业最低修读学分达到专业学分要求,符合我校学士学位授予条件者授予文学学士学位。
(二)毕业标准与要求
在学校规定的弹性修业年限内,修满人才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及实践环节学分,而且满足下列条件:思想品德考核鉴定合格;参加普通话水平测试,且达到规定标准;参加《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》测试合格。
毕业论文按照2020年教育部高等学校外国语言文学类教学指导委员会颁布的《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南》6.2.5的要求撰写。论文选题、开题、协作、指导和答辩遵守严格的程序,论文终稿需经知网查重后且重复率不高于30%才准许参加答辩。